位置:首页>典型案例
监督执纪 公共信用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生产要素流转

政府采购管理平台

2017年6月7日,省纪委、监察厅、 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在省财政厅召开权力运行网上公开工作成果观摩会, 交流我省政府采购工作推进情况,并进行现场演示。

针对政府采购效率偏低、存在腐败风险隐患等, 省财政厅在纪委、监察厅的支持下,从2016年起, 围绕采购“效率更高、价格更低、质量更优、过程更规范、预防腐败”的目标, 对政府采购流程进行再造,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全网运行和在线监控, 不仅使政府采购在“阳光”下运行,而且采购效率大大提高。 同时,通过制定完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使我省初步建立起全新的政府采购机制。

会议由省监察厅副厅长、预防腐败局副局长柳红主持, 她对财政厅开展权力运行网上公开的工作成果表示肯定, 要求与会单位坚持解放思想,强化组织领导,推进制度创新, 打造精品工程。财政厅、发改委等单位分管领导、纪检组长和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出席会议。

政府采购管理平台


监督执纪管理平台

2015年11月18日上午,福建省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信息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时任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倪岳峰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

9月24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同志来闽调研时, 首次提出要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并明确指出,要加快信息化步伐, 建设监督执纪信息管理系统,为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 研发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信息管理系统, 是福建省纪委贯彻落实王岐山同志来闽重要指示精神的十项举措之一。

福建省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快捷报送、 自动统计、在线查询、实时监督等功能,形成省、市、县三级监督执纪数据传送“直通车”。 福建省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后, 将实现党员干部违纪处理情况电子化,实时、准确地反映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动态信息, 从而进一步促进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有效落实。

监督执纪管理平台


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2020年初,为积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各地信用部门联合出台疫情防控信用管理办法,并通过企业信用修复政策助力企业复工,将隐瞒疫情列入失信行为。面对新冠肺炎的严峻形势,恒瑞通搭建线上“疫情防控专区”,为企业信用修复开设“绿色通道”,上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红黑榜”专栏,全力以赴支持疫情防护与企业复工复产。

恒瑞通为多省市开设“疫情防控专区”,如:福建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及时归集各地各部门推送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散布谣言等行政处罚信息,依法依规在“信用福建”网站向社会公布。

目前,恒瑞通信用已助力福建、宁德、莆田、南平等多省市上线“疫情防控专区”,同时,为保障各项目信用工作的顺利开展,恒瑞通数十个项目团队奔赴项目一线,辅助疫情防控工作。

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宁德市环境监管网格化信息平台

宁德市环境监管网格化信息平台于2018年9月4日进入试运行阶段,系统包含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环保空间化数据指挥、移动终端网格巡查等功能,涵盖市、县、乡、村四级环境网格管理体制,有效组织网格员开展环境巡查和信息采集,建立了有专人巡查、有信息报送、有流转派发、有联动配合、有办理反馈、有数据汇总的“六有”网格环境问题处理机制,切实将多数环境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助推宁德市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环境管理布局。

宁德市环境监管网格化信息平台


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

2019年7月27日上午,莆田市农业农村局林超雄局长,市振兴乡村集团李新洪总经理、倪成威副总经理,市农业农村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各县区农业农村局(振兴办)相关人员,市振兴乡村集团各县区公司负责人等约50人出席了莆田市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开发建设专题汇报会。

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


福鼎市农村生产要素流转平台

平台由福鼎市农村资产资源管理有限公司与数字乡村(福建)科研院、恒瑞通(福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及运营。一方面用好、用活、用透中央等六部委加大金融支持农村产权、经营权市场化等政策,畅通融资链条,打通金融下乡“最后一米“,使之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实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另一方面,规范了土地、技术等市场化流转,实现农民变股东,增加村集体和农户收入,目前这一模式已成为“宁德模式”。2021年上线以来,福鼎市各家金融机构在政府政策和平台综合服务下,为福鼎白茶与海洋渔业两个农业特色产业实现金融供给15亿,成为全省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样板,成为宁德市普惠金融改革实验区的重要建设成果。

福鼎市农村生产要素流转平台